每月彙整: 11 月 2019

主頁|2019|11 月

品牌經營的卡關:活在當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週六受到Angela營養師的邀請, 和幾個Brand your life線上課程的同學一起聚餐, 在聚會的一開始,大家自我介紹, 分享自己的品牌和理念、目前遇到的瓶頸和可以提供的服務, 當時看到Tony拿出藍芽鍵盤在打字, 我還開玩笑地說:「你在打逐字稿嗎?」 但現在事後想到,我覺得真的需要用逐字稿把大家分享的內容打下來, 因為當天的分享真的非常精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說,也有一股想改變世界的熱血。 🔸Angela說營養:Angela想讓大家認識營養,將飲食融入生活的態度,在Podcast也有一個關於營養的頻道 🔷Wen吉他誌:Wen在Youtube分享許多吉他教學,想用音樂改變世界 🔸Abi Imma 生活規劃師:Abi希望推廣身心健康、自我照顧Self-care,也有一個分享情緒壓力調適的Podcast頻道 🔷Neil•習慣力:Neil知道許多時間管理、自我成長的工具,他要告訴大家美好及自信來自於每個習慣 🔸Joy:Joy是熱愛戶外運動自助旅行的瘋狂少根筋女子,分享戶外活動(運動)、旅遊 、 自我成長 🔷wei.fitness 微加健身|健身 營養 食譜:WeiWei透過自己減肥14公斤的親身經驗分享減重、健身及飲食 🔸幽默迷人又溫暖的Erica:Erica擁有豐富的醫療生技經驗,教大家如何變得更美麗 🔷卡粢 Marlisa:卡粢是一個很可愛很愛跳舞的女孩,想在Youtube分享自我成長、跳舞和創作 🔸TonyloveExercise東尼愛運動:Tony是一個非常熱心溫暖的人,想推廣運動、健身及飲食 他們都有非常棒的核心理念和故事, 快去追蹤他們吧❤️ 在分享的過程中, 大家都會遇到一個困難是:「無法跟得上自己安排好的計劃或排程,因為看到其他人已經走到這麼前面了,自己卻毫無進度而感到焦慮不安。」 我也經常在腦中浮現這樣的想法, 但是身邊的朋友也會鼓勵我要我不要著急,「我們都有自己的時間」, 然後我會告訴自己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 所以也很想和你分享一些想法, 我們都相信自己未來可以過著理想生活, 所以都正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就算速度不快,也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就算遇到一些挫折或困境也沒關係, 有可能是宇宙要告訴我們這裡有一件值得我們學習的事情, 如果沒有經歷過挫折,也許我們不會停下來試著找出答案, 所以這也是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 透過這樣的不舒服會成長很多, 也許有一天回頭看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的路。 所以相信自己很重要,學習在每個當下放下恐懼, 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 因為這個世界是由意識組成的, 我們相信自己做的到,就會把這些信念和結果吸引過來。

2019-11-12T16:54:25+08:002019/11/12|Categories: 品牌經營.自我成長|Tags: , |

網站架設免費課程推薦:wordpress網站帶路姬

在我分享網站的過程中,會有很人問說:「你不是學營養的嗎?你的網站是怎麼架起來的?」 我都會回答:「我是透過一個免費的線上課程WordPress 五天自學衝刺班做出來的。」 所以今天想和你分享這個實用又完全免費的線上課程! 這個課程總共會有三種不同類別的網站架設教學, 包含:媒體部落格篇、形象作品集篇、型錄購物篇, 而意識飲食這個網站就是由「形象作品集篇」的教學所做出來的! 為什麼選擇網站帶路姬 要架設好一個網站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選好主機、網域和佈景主題, 如果主機有任何問題,可能會影響網站速度、莫名其妙斷線, 而網域則是一個網站的地址,你可以自己決定你要設定什麼門牌編號, (▶️如果你對意識飲食的cxdiet.com這個網域名稱有興趣,可以點這裡看❤️我的故事) 接著選擇一個符合自己品牌形象的佈景主題。 會選擇帶路姬的原因是, 在我搜尋 「wordpress」、「wordpress架站」、「網頁架設」、「虛擬主機 推薦」等搜索關鍵字的時候, 帶路姬的網站總是會被排在前幾名的搜尋中, 所以我開始一篇一篇點開來看, 發現她真的懂得好多好多,不管是網路創業、網站製作、網站經營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也因為擁有十幾年的網頁與網路教學UI/UX設計師的學經歷, 讓她非常有網站架設及教學經驗, 並且知道該如何指導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網站架設經驗的人(就是我😂)。 選擇網站帶路姬的好處 還有一些非常非常重要的推薦原因是: 完全免費 隨時上課 上課次數不限 可以直接加入社團【WordPress不懂程式的新手站長 – 網站帶路姬學園】,詢問同學或是帶路姬 不用擔心英文不好而不敢架設網站,因為帶路姬會一步一步帶著你做 會完全免費的原因是因為帶路姬也有加入主機商和佈景主題的聯盟行銷, 所以如果我們透過她的推薦連結購買,她就可以賺到一點點的抽成, 我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我們享受她的免費教學和資源, 這些教學影片和文章也都需要花費她很多時間和精力, 所以身為使用者的我們也可以適度貢獻一些回報, 就算看完她的教學沒有購買,也可以透過贊助的連結支持她。 『五天自學衝刺班』讓你在五天下班時間建立你的第一個網站 因為我自己是上「形象作品集篇」的教學, 所以我簡單介紹這個課程, 課程大綱如下:   【第一天】製作前的準備:安裝主題與範例網站、學習修改現有的內容 【第二天】做出範例網站:安裝主題與範例網站、學習修改現有的內容 【第三天】新增更多內容:學習新增更多內容、設計漂亮的排版。 【第四天】客製化外觀:學習利用客製化的選項,讓網站變得更獨特。 【第五天】展望未來:學習如何獨立照顧自己的網站,與持續學習。

長輩不吃東西究竟是吞嚥困難造成的,還是失智造成的?

在醫院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媳婦帶婆婆看病,主訴最近都不吃東西,懷疑吞嚥有問題, 醫師經過檢查診斷後,告訴媳婦懷疑婆婆有失智症, 媳婦說:「不可能,他不可能有失智症,昨天晚上我煮鮑魚粥,他吃了三大碗,今天早上主白粥配肉鬆,他連吃都不肯吃。」 但這就是失智症早期的症狀,正常人吃鮑魚粥覺得好吃,可能頂多吃兩碗, 但是吃白粥的時候,即使覺得不好吃,也會為了要活下來,勉強自己吃一碗, 所以頭腦會勉強自己做不想做,但對身體有幫助的事情, 如果開始失智,身體就會依照你的本能工作, 例如,失智病人現在尿急,就會馬上尿在褲子上,但如果是沒有失智的普通人,就會說這樣尿下去不好看,我忍一下, 所以失智症的人就是回到以想做的事情為主。 一、咀嚼吞嚥由什麼控制? 而吞嚥過程中的口腔期屬於自主性的動作,由大腦皮質控制,必須在自己有意願執行才可以進行。 大腦皮質功能是:叫你做你不想做,但對你身體有幫助的事情, 所以大腦皮質剛開始變弱的時候的表現是,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興趣, 等大腦皮質下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可能連吃東西都沒有興趣。 所以大腦皮質完全失去功能的人是植物人,大腦皮質功能降低則是失智症病人。 二、所以到底應該給失智病人吃什麼? 有些媳婦會說,因為婆婆失智,吃甚麼都搞不清楚,乾脆隨便煮一煮, 事實上應該正好相反, 失智症的病人應該給他想吃的東西, 因為他越想吃的東西他越能吃, 他不想吃的東西就不願意吃,所以有時候會發現他吃一口飯會含在嘴巴裡很久不吞下去, 就會造成在安養中心的每一餐飯都要餵很久, 而在安養機構人力不足,又無法讓長者好好進食維持營養和生命的狀態下, 只好裝上鼻胃管補充營養。 但如果可以用足夠的愛心去照顧這群失智長者, 煮他們喜歡吃的食物、鼓勵他、和他開玩笑, 例如假裝威脅地告訴他說:「阿伯,如果你沒吃完就不能看電視唷!」, 透過哄騙的方式鼓勵他們進食, 可能就有機會讓他們不需要裝上鼻胃管。 先前秀傳醫院的醫療團隊到安養中心, 非常用心地照顧一群裝著鼻胃管的高齡長者, 在經過幾個月後,有一半的機構住民的鼻胃管都被移除了, 所以這證明說,如果我們可以把食物準備好、好好鼓勵、關心病人, 就可能不需要讓這群失智長者裝上鼻胃管。 🔎延伸閱讀:你知道家中長輩有沒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嗎?看這九點就知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謝謝你看到最後,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 可以幫我拍拍手,並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如果你喜歡意識飲食,你可以: ❤️追蹤意識飲食的IG:和我一起有意識地過每一天 ❤️Follow FB粉絲專頁:了解最近營養、生活、自我成長資源 ❤️贊助Afra:歡迎贊助Afra,讓我可以提供更多好內容與環境給大家喔! 最後,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飲食和生活, 只要感覺到自己朝著想要的生活前進就夠了。 By 

2019-11-09T01:23:47+08:002019/11/8|Categories: 高齡.老化|Tags: , |

你知道家中長輩有沒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嗎?看這九點就知道!

吞嚥困難是許多長者會面臨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許多機構中的長者可能因為失智導致進食量減少, 進而導致營養不良,嚴重則可能引起肺炎,最終導致死亡。 那到底該如何知道家中長輩到底有沒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呢? 一、吞嚥困難高危險群 吞嚥困難高危險群包含:腦傷、神經退化性疾病、頭頸癌、老化及其他。 其中腦傷包含中風、腦瘤、腦外傷,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失智、帕金森氏症,頭頸癌包含口腔癌、舌癌、喉癌、鼻咽癌。   二、吞嚥困難的九大徵兆 1. 食物久含未吞或直接吐掉,東西吃入後要花很長的時間才開始吞嚥動作 2. 吃飯時間變長,每一口食物要吞3~4次才吞進去 咀嚼吞嚥的過程的必須透過口腔、咽喉及食道共同合作,才可以完成。長輩可能因為老化導致肌力下降,而舌頭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吞嚥過程也需要動用喉嚨的肌肉,所以老化會導致舌頭或喉嚨肌力不足而無法好好進食。 3. 進食過程經常咳嗽或清喉嚨 4. 容易流口水 5. 喝水易嗆咳 在正常情況下,在進食的過程中,喉嚨中的會厭軟骨會關閉氣管,避免食物或液體掉落氣管中,但長輩因為喉嚨肌力衰退、皮膚鬆弛等問題,導致會厭軟骨關閉變慢,造成食物容易掉入氣管,引發嗆咳。 6. 進食後發聲會有咕嚕聲(痰聲) 7. 食量減少或拒食 8. 反覆的不明原因發燒或肺炎 因吞嚥困難造成食物容易掉入氣管,引發肺部感染,因此有些長輩可能突然發燒到37°C上下,所以當長輩開始不明原因反覆發燒時,就要特別注意。 9. 非計畫性體重減輕 我們透過咀嚼吞嚥食物,來獲得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當長輩因為老化、疾病導致咀嚼吞嚥功能退化時,就很有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所以當發現長輩體重無預警突然下降,或發現有尿布上調鬆緊的膠帶有變鬆,就非常有可能是吞嚥困難造成的。   ⭐️吞嚥困難嚴重時,會引發吸入性肺炎,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若出現上述症狀請儘速就醫,及早改善並把握治療黃金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謝謝你看到最後,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 可以幫我拍拍手,並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如果你喜歡意識飲食,你可以: ❤️追蹤意識飲食的IG:和我一起有意識地過每一天 ❤️Follow FB粉絲專頁:了解最近營養、生活、自我成長資源 ❤️贊助Afra:歡迎贊助Afra,讓我可以提供更多好內容與環境給大家喔! 最後,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飲食和生活, 只要感覺到自己朝著想要的生活前進就夠了。 By  營養師阿福Afra

1小時讓你聽懂一本書:App推薦《樊登讀書》

《樊登讀書》這個App幫助我每天在有限的時間內聽懂1~2本書, 尤其是在做家事、做菜、搭車、洗澡時,這種不需要用力思考的時候聽, 因為我過去沒有閱讀的習慣, 在我開始聽書之後,才發現我對於很多自己專業以外的知識非常貧瘠, 也慢慢發現知識的重要性, 一年388人民幣,是一個非常值得的投資, 很適合喜歡閱讀、自我成長的朋友! 在我聽了這麼多書後,我整理出一些想法和心得提供你參考: 《樊登讀書》優點和特色: 主題涵蓋心靈、管理、職場、家庭、人文、創業、生活,有時會邀請作者介紹書籍 每週都會有一本新書 總共涵蓋兩百多本書,而且每本書都可以重複聽無數次,有些書我很喜歡的書甚至重複聽了三、四次,每一次的聽書都可以更加理解書本的核心價值 每本書會有逐字稿、內容重點、思維導圖等(也就是心智圖),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理解整本書的架構和核心  思維導圖▼ 樊登讀書-讀懂一本書-思維導圖-心智圖 介面非常簡單、容易使用▼ 樊登讀書-使用介面 樊登讀書-使用介面 大約每本書的講書時間為40~60分鐘,我的習慣是會用1.5倍速的時間聽書,所以最慢可以在40分鐘就聽完一本書 非常容易吸收理解,在我聽了樊登講這麼多書後,我覺得樊登講書是非常有邏輯的,條理分明,並不是按照書本逐字逐句講,他在看完書後會先畫出心智圖,把書中的知識透過自己的理解傳遞出來,並在講書過程中,把艱澀的文字口語話,並透過他的生活經驗、自身和企業家的相處去舉例說明,所以是非常容易聆聽的 「知識超市」中會邀請各領域專家的付費線上課程,通常都會有幾集的試聽,偶爾會有完全免費的課程,目前我是還沒有付費使用過這個功能,所以對這個功能比較不了解 每本書除了音頻介紹以外還有影片,不過影片不能調整速度,所以我自己還是以聽書的方式為主 你可能無法使用《樊登讀書》的原因 1. 不習慣大陸腔調 因為樊登是大陸人,所以自然會帶有大陸腔調,雖然都聽得懂,但是在我一開始聽的時候就不是很習慣,所以只聽了幾集就不聽了。直到後來又看到有人推薦就又打開來聽,聽著聽著就習慣,而且也很喜歡樊登講書的方式,所以才決定成為會員 2. 價格 (人民幣388元/年=台幣約1684元/年 ) 有人可能會覺得很貴,但是我一點都不認為,而且反而覺得非常划算,因為一本書價格約200-400元不等,但是你可以透過1684元就讀懂一本書的精華重點,所以照這樣算的話,聽超過8本就回本了🤣,而且這些知識的價值絕對無法簡單透過金錢數字換算出來 (價格根據2019/11/8匯率:1人民幣 =4.34 台幣換算) 3. 不喜歡樊登 除了「作者光臨」的主題會邀請作者來講書以外,其餘所有的書都是樊登講的,所以如果你不喜歡他的講書風格,可能就無法接受,但是我個人是非常喜歡 所以樊登是誰呢? 根據百度百科,樊登是樊登讀書會發起人、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在大學期間獲得過全國名校辯論邀請賽冠軍,全國大專辯論會冠軍等榮譽稱號, 曾任職於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應用傳播學研究中心主任。 透過以上的經歷來看,可以推斷樊登是一位非常善於演說、表達的人, 樊登會創立登讀書會的原因是,在他於大學任教職時,非常緊張學生們不讀書, 所以開始製作一些書本重點整理PPT,並開始製作成最小可行性產品, 後續才慢慢發展成現在會員人數超過2000萬人讀書會App。

2019-11-11T14:50:44+08:002019/11/8|Categories: 好書.好課.好音頻影片|Tags: , , , , |

長輩遇到吞嚥困難時該如何處理?從鼻胃管回復成由口進食的吞嚥訓練要注意什麼事情?

當發現長輩被醫生判斷有吞嚥困難的問題時,該怎麼辦?插上鼻胃管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性?如果已經插上鼻胃管的人,還有機會回復成由口進食嗎? 一、什麼是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是食物在由口腔到胃的輸送過程中遇到困難。 吞嚥準備期前期所有行為上、感覺上及動作上的困難,也會導致吞嚥障礙。 指因機能上、構造上或心理的原因造成進食時食物不易咀嚼、下嚥或是容易哽嗆(一吃就嗆) 喉嚨的肌肉虛弱或無法協調 使應該進入到食道的食物或液體,誤吸入到氣管進而進到肺部,造成危險 吞嚥神經元無法支配吞嚥相關的肌肉群,最後將造成吞嚥困難 正常的吞嚥是食物送入口中後,經過咀嚼形成食團,舌頭將食團往後送,產生吞嚥反射,使會厭軟骨上抬,蓋住氣管保護呼吸道,避免食物掉落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在這一個複雜的過程中,發生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導致吞嚥困難。 二、吞嚥困難盛行率 陽明大學及台北護理大學在2002年進行一項研究, 針對台北地區長期養護機構內的高齡調查後, 發現 1221名個案中,有51%的人有吞嚥問題, 其中吞嚥困難的人中有32%的人是由口進食,剩下29%的人是使用鼻胃管。 另外,經過一些文獻整理後發現中風患者的吞嚥障礙盛行率約為: 三天後:70% 七天後:40% 一個月後:20% 六個月後10% 三、吞嚥的過程(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喉期→食道期) (一)口腔準備期 口腔期是把食物變成食團的過程,也就是咀嚼,因此牙齒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日本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牙齒數量決定壽命長短,70歲以上的長者中,牙齒少於20顆的人死亡率比其他人高了約60%。 口腔是味覺的產生位置,鼻胃管病人因為缺少食物在口腔準備的階段,所以無法和食物產生連結,導致生活品質變差。 如果把食物打成泥狀變成食團,就可以跳過咀嚼的過程,不需要自己額外進行咀嚼,所以針對咀嚼問題的病人,家人可以替病人準備好泥狀的食物。 咀嚼並非吞嚥的必要動作,因為可以透過外力處理成不需要咀嚼的食團,但是咀嚼對吞嚥訓練的病人很重要,因為可以讓他們感受食物的味道,和食物產生連連結。 (二)口腔期 口腔期是食物在口腔移動的過程,與舌頭運動有關,舌頭產生波浪狀的動作把食物擠到後面去。 進食的時候,舌頭後面會頂上來,食物才不會馬上掉下去,所以如果是舌頭切除病人、舌頭動作不好,或是頂的不夠高的時候,在咀嚼時也會很容易嗆到,這個又稱做「吞嚥前的嗆咳」。 在食物要往下吞下去的時候,舌頭要頂上去把食物往上推,最後舌頭要和上顎接近並頂住,食物就會滑下來。 臨床上,舌頭產生問題的病人主要是出現在頭頸癌的病人,神經病變的病人較少,但是因為舌頭導致吞嚥困難的個案比較少,因為可以透過把食物餵入口腔後方,去解決食物往後送的問題。 口腔期是吞嚥過程中必要的動作,屬於自主性的動作,由大腦皮質控制,必須在自己有意願執行才可以進行。 (三)咽喉期(非常重要的吞嚥階段) 咽分為鼻咽、口咽、下咽(因為接近喉頭,又稱喉咽)。 食物從口腔進來、空氣從鼻腔進來,到了咽部後,會聚集在一起,再下去後又會分開,分成食道和氣管。 也因為空氣對人體比較重要,所以通道永遠不能關閉,要一直打開,而且還要用骨頭撐開, 其中氣管有三個對吞嚥功能非常重要的骨頭: 甲狀軟骨:我們的喉結就是氣道的開始,當我們說啊的時候,甲狀軟骨會震動,因為後面就是聲帶,聲帶合起來的時候,氣道就關閉,他是我們關氣道的第二個門。 舌骨:甲狀軟骨往上摸就是「舌骨」。舌骨後面對應的是會厭,會厭是一個蓋子,關我們的氣道。 環狀軟骨:舌骨往下摸則是「環狀軟骨」。環狀軟骨後面的環咽肌,在環狀軟骨和咽喉中間,也是食道的上括約肌,平時是縮緊的,以預防食物的逆流和空氣跑進去,只有吞嚥的時候才會打開,因為隨時是關緊的,所以和我們的管壁產生腔室,這個腔室形狀像梨子一樣,所以又稱為梨狀竇。環咽肌如果梗住的話,食物就會卡在咽喉裡面,無法下去食道下面。 吞嚥過程: 食物變成食團,往後送,送到前咽門 (扁桃腺的前面),接著送到喉嚨,形成吞嚥反射 軟顎上升後縮,和後咽部接觸,把鼻腔和口腔分開 食物往下跑,靠咽喉肌的收縮(上咽喉肌、中咽喉肌、下咽喉肌) 食物進入食道,咽喉上升,導致會厭關閉呼吸道,所以要評估病人有沒有嗆到,可以評估咽喉有沒有及時上升到足夠的高度,有些吞嚥病人嗆道的原因是因為,咽喉上升太慢,或是上升的高度不夠。 在醫院處理吞嚥困難的病人時,如果咽喉上升不好,可以訓練上升,如果訓練效果不好,則用電刺激把他拉起來,如果不行,則開刀把咽喉吊高。 (四)食道期 環咽肌開啟讓食物進入食道,食道經由蠕動的方式將食物擠入胃部,接下來環咽肌會收縮(關閉)以防止食物逆流。 需要8-20秒的蠕動時間。 很難透過訓練改善食道期的問題。 五、老化造成吞嚥困難的原因 (一)缺牙

2019-11-09T01:25:12+08:002019/11/4|Categories: 高齡.老化|Tags: , |

什麼是意識飲食?

  •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飲食和生活,
  • 我可以決定自己的身體需要攝取什麼營養,
  • 我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需要做出什麼改變,
  • 也可以決定自己的腦袋需要吸收什麼養份。

訂閱電子報

💡想了解最新、最實用的營養、減重、極簡生活及自我成長相關的訊息

* 必填欄位